墨西哥特奥蒂瓦坎遗址考古发现 特奥蒂瓦坎三座神坛下的秘密
2014-12-07 11:38:49 来源:本站 评论:0 点击:
为此,自上世纪末开始,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研究机构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开始了对三大核心金字塔更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工作,持续至今,屡获重大发现。
1998年至2004年的工作集中在月亮金字塔。经过科技手段探测、精密仪器测量和考古发掘,确认该金字塔经历了七个建筑时期。
第一期金字塔大概建造于公元100年,规模很小,在公元150年和200年略经扩建,形成第二和第三期金字塔,均被覆盖在现存金字塔南部的台基下。
公元200年至250年间,经过了第一次大规模扩建,体积增加数倍,形成第四期金字塔,公元300年左右略加修缮,形成第五期金字塔。
公元350年,进行了又一次大规模扩建,形成第六期金字塔,公元400年以后再经修缮,终于形成现存的规模,长150米、宽120米、高46米。
2010年,考古人员发现了月亮金字塔内的隧道和其连通的五座有人牲、动物牺牲和丰富随葬品的墓葬。其中6号墓位于第四期金字塔内,是迄今特奥蒂瓦坎遗址内发现的最复杂的墓葬。
其墓室大体呈方形,北边中部堆聚着12具肢体扭曲、明显被绑缚的人体遗骸。东南角的两具遗骸头颅尚存,身上缠绕着大量装饰品,背部有可能用于血祭仪式的10厘米长的玉针,标明了其贵族身份;其余10具遗骸的头颅均已被砍去,肢体堆积在一起,没有任何随葬品。
两具贵族遗骸北侧的人体遗骸上,摆放了18件燧石器,包括9件蛇形器和9件蛇形刻刀,其中16件两两一组,呈由中心向八方辐射状摆放,另两件居中。
燧石器上还摆放了一件佩戴串珠项链的精致玉人。此组器物可能与宇宙观和天文观测有关。墓室的四角、四边中部和中部偏北一具贵族遗骸的上面摆放着9组动物遗骸,共计50多具,可辨识的种类有13只美洲虎和美洲狮、18只鹰、10只狼和多条响尾蛇等。
哈佛大学动物考古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这些美洲最凶猛的动物有些是野生的,有些是被豢养的,以备祭祀之用。
此外,还发现有贝壳、陶器、绿玉制品和有机物残留。墓室的中部未放置任何物品,可能是举行仪式的地方。
考古学家推测,此墓葬是举行金字塔奠基礼的场所,奠基仪式包括杀死人牲和动物牺牲以及与天文观测有关的内容,这在特奥蒂瓦坎的壁画上也有生动表现。
对最为宏大的太阳金字塔的发掘工作也于2006年全面展开,一直持续至今。最新发现表明,这座金字塔的建筑至少经过了三个阶段,先是有一个较小的建筑,再形成一个边长约215米的大型金字塔,最后经扩建形成现存的规模,边长约223.5米、高71.2米,其比值约等于圆周率。
此金字塔内埋藏着什么秘密一直是考古学家热切关心的问题。1971年,曾经在金字塔西面底部偶然发现一个洞穴的入口,但被认为是自然洞穴重新封堵起来。
综合新的资料,考古学家发现这个洞穴实际是人工开凿的,长达90多米,通向金字塔中心附近6米深的地下。2010年,考古学家开始对洞穴进行发掘,除了从入口处清理外,还利用1933年为探究金字塔内部结构开凿的东西贯通的隧道在靠近中心的位置向此洞穴挖进。
目前已发现七处类似墓葬的遗迹,出土有陶器、绿玉人像和绿玉人面具等重要遗物。虽然发掘显示,这一洞穴几经盗掘扰乱,最精美的遗物已荡然无存,但考古学家仍然相信,这里曾是特奥蒂瓦坎最重要的王室墓葬所在。
20世纪80年代末即有重要发现的羽蛇神金字塔的工作也已经重新开展。2003年,发现该金字塔下有地下通道。经过周密的筹备,2010年,对此地下通道的发掘和探测全面展开。通道的入口在金字塔西侧,边长近5米,深入地下14米。
雷达探测显示,此通道向东延伸约100米,尽头是在基岩上开凿的屋室。其始建年代尚难确定,但在公元200至250年就已经被封填。对入口的发掘已经出土了6万件遗物,其中包括数千件贝壳、产自危地马拉的玉石、蛇纹石、板岩和燧石制作的小饰品,推测是封填入口时被投入的。
技术专家使用机械探测仪器由入口向通道内探测了37米,以获得各方面的信息,为进一步的发掘做准备。考古学家们相信,通道尽头的屋室内可能埋葬着特奥蒂瓦坎最重要的王者,他们都期待着特奥蒂瓦坎考古史上最重大的发现。
近年来最新揭示的特奥蒂瓦坎三座神坛下的秘密深化了学术界对该城市性质的认识,将有助于揭开这一伟大城市统治者的神秘面纱。
特奥蒂瓦坎是否为一个强大帝国的都城?这一帝国是否征服过玛雅文明的核心地区?相信这些困扰学术界已久的重大问题也将会有比较可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