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溪工地发现元代古沉船 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
2014-12-07 11:38:51   来源:本站   评论:0 点击:

继象山小白礁I号清代沉船的发掘、出水、运输及初步保护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后,昨天,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又传来好消息:慈溪潮塘江一艘古沉船被发现。 元

    【遗物考证为元代晚期沉船】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结华介绍,这次在潮塘江沉船上发现的文物不多,在船舱中发现了一些石球、石块、石板以及龙泉窑青瓷碗、高足杯、酱釉瓷瓶、罐和陶缸残件等,这些遗物初步确定为船员的生活用品。

    有意思的是考古人员还在舱内发现了一枚北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铸造的“崇宁重宝”铜钱,与油灰一起粘在船体上,估计是当时船主用于避邪的压胜钱。

    王结华说,沉船位于明代成化7年(1471年)修筑的海塘(即现在的慈溪潮塘江),再结合船内发掘的的龙泉窑青瓷物品进行考证,判断这是一艘元代晚期的木船,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同时,这些青瓷文物也印证了龙泉青瓷窑烧制技术从南宋的鼎盛到元明的衰落的特征。

   据悉,潮塘江古船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我省元代沉船发现的空白,也弥补了宁波古船时代序列上的缺环。“宁波先后发掘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古船,比较完整地呈现了这5个朝代的造船技术特征。”王结华说。

    同时,该船的发现,也为研究慈溪围海造田历史、杭州湾岸线变迁以及宁波地域文化、经贸往来、交通发展等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造船工艺、造船史、交通史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为四大古船之一的浙船考古提供实证】

    经多位古船研究专家、考古专家的论证,这是一艘可航行于河港近海的尖头方尾运输货船,具有既可航行于南方,又可航行于北方的浙船典型特征。沉船首尾已残缺,但其他部位保存相对完好。

    这艘沉船船体残长19.5米,宽5米,型深约2米。初步推测整船全长在23米到28米,主要构件有龙骨、桅座、隔舱壁板、抱梁肋骨、扶墙材、加强筋、纵梁、船底板、甲板、护舷木等。

    船内还发现有首桅座和主桅座,说明此船至少有两道风帆,有可能还有尾风帆。从现场迹象和船的线性结构分析,此船应有14个舱,现在残存10道隔舱壁板。

相关热词搜索:慈溪 沉船 浙江

下一篇:文物爱好者拍到明城墙奇怪的城砖鈭蹈... 上一篇:墨西哥特奥蒂瓦坎遗址考古发现鈭堤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