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福建千年古墓“派相坟”迷踪 宋代古墓墓碑雕龙画虎飞鹤
2014-12-07 11:38:56   来源:本站   评论:0 点击:

里洋有一座当地人称‘派相坟’的宋代古墓,杂草已经清理干净。7月23日,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笔者跟随政和县博物馆专家,冒着麦德姆台风带来的

    【古墓建造早于村庄建立前】

    “派相坟”主人是谁?为何叫“派相”?笔者走访了村民。

    据悉,宋末时期,李姓始祖李兆五到里洋开基,至今有800多年历史,繁衍子孙30多代,是政和李姓始祖祖居地,派发全县以及周边各县子孙数万人。目前里洋700多村民中绝大部分还是李姓,有600多人。

    村民叫村庄不叫“里洋”,而是叫“底洋”。 “底洋”村民把这座古墓叫“派相坟”,村民们都说墓主人是一个“相”,至于什么相,无从知晓。从古墓的建筑气派看,疑似“达官显贵”之墓,但笔者查阅村民提供的1948年编写的李氏家谱和《政和县姓氏志》,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今年76岁的村民李远耀讲述了“派相坟”的传说。传说中,“底洋”村头有个麒麟坪,麒麟坪有对石锣石鼓,不要人敲自会作响,十里八乡都听得见。有奸臣奏报皇帝诬陷说:政和山区有造反异象,皇帝降旨“平叛”,政和面临灾难。

    “派相”李七郎知道后,题诗上奏皇帝:“左有钩鼻岩,右有摔马垄,后有没底坑,前有九步岭。”言政和乃穷乡僻壤,乡民要出门都不太可能,更别说造反。皇帝看到奏诗后,收回懿旨。

    “派相”的奏诗护佑政和乡民,世代传颂。但这个传说似乎有讹。因古墓建造时间在宋靖康元年,也就是1126年,而李姓始祖李兆五肇基里洋在北宋末,时间线上显然不合。 而“底洋”村生长的李祖琛老人的话,也印证了“派相坟”的时间。

    今年94岁的李祖琛是土生土长的“底洋”村人。他说,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听上辈人说,这座古墓在李姓没有到“底洋”开基之前,就已造好。

    有关专家表示,将请省里专家前来墓地实地考证,进一步揭开里洋古墓谜团,同时申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

相关热词搜索:古墓 福建 墓碑

下一篇:探寻封存千年的法老陵墓历史鈭蛋<胺... 上一篇:考古人员首次在英国多赛特郡(Dorset...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