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中心挖掘出疑似建筑等级更高“唐代官衙”遗址
2014-12-07 11:36:10 来源:本站 评论:0 点击:
高等级可能是唐代官衙
这方天井的西北面就是曾经引发市民热议的砖石道路和拼花散水小径,而砖井台遗迹就在天井的东南角上。据考古现场负责人易立介绍,这口砖井与天井并非同一时代的产物。砖井目前判断是宋代的,而天井和目前发掘的建筑遗址大部分都被初步判定为唐代。
他称,虽然天井外围的破坏较为严重,目前尚未发现夯土痕迹和柱础。但由于天井的面积都如此巨大,其建筑等级应该很高,除了可能是达官显贵的住宅外,更有可能是唐代的官衙。
专家释疑 唐代西南重镇必然官衙林立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段渝告诉记者,根据现有文献资料记载,在唐代,成体中心一带是官衙聚集区,因此出土官衙遗址并不稀奇。
原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汝泉在《唐代成都的经济地位试探》一文中称,唐代成都是西南首屈一指的重镇,一直受中央政府重视。早在唐高祖时代的武德元年,唐朝中央政府在成都设立益州总管府,武德三年改为益州道行台,以当时的秦王、后来的太宗皇帝—李世民领行台尚书令。此后成都就成了长安的“外府”。
除了太宗直辖,贤臣坐镇之外,唐代成都的行政级别还经历过两次升格。第一次升格是在武德九年六月,唐高祖废除益州道行台,改建为益州大都督府。当时的大都督府全国也只有五个,西南独此一家。可见,早在唐朝,成都就被认定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了。
成都的第二次升级可谓飞跃。至德二年,安禄山叛军攻克长安,唐玄宗到四川避难。由于玄宗住在成都,成都再次升格为成都府,并被称为南京。之后,唐德宗、唐僖宗两位皇帝也先后入蜀避难,其中唐僖宗还到了成都。唐皇的两度避难和上将贤相的频频坐镇,加上“外府”、“南京”的行政级别,唐代的成都必然官衙林立,而此次出土的官衙到底是什么机构,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来揭开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