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临江二队冶炼遗址 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冶锌遗址
2014-12-07 11:38:35   来源:本站   评论:0 点击:

在古代,锌又被称作白铅、水锡、白水铅、倭铅等,由于在高温下易挥发、难捕获,故其冶炼技术的出现和成熟的时间较晚。2013年6月至8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

    在古代,锌又被称作白铅、水锡、白水铅、倭铅等,由于在高温下易挥发、难捕获,故其冶炼技术的出现和成熟的时间较晚。2013年6月至8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对忠县洋渡临江二队冶炼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两座保存较完好的冶锌炉,终于揭开明代炼锌工艺的神秘面纱。

 

冶锌遗址群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发现和炼制锌的国家。在古代,锌又被称作白铅、水锡、白水铅、倭铅等,由于在高温下易挥发、难捕获,故其冶炼技术的出现和成熟比铜、铁、锡、铅等金属晚得多。

    炼锌史的文献研究、民族学调查过去虽有一些开展,但从考古角度研究炼锌问题却是最近10多年才有的。而今,随着炼锌遗址的发掘和田野考古工作的深入,古人炼锌过程及细节也被逐渐还原。

    据悉,我国已确认的古代炼锌遗址有36处,重庆市是分布数量最多的地区,共有20余处,主要分布在丰都、石柱、酉阳、忠县等地。其中,位于忠县洋渡镇的临江二队冶炼遗址,是迄今为止三峡地区发掘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冶锌遗址。

相关热词搜索:遗址 临江 重庆

下一篇:埃及吉萨金字塔东边发现神秘壁画墙鈭... 上一篇:印度发现多处奇怪壁画鈭当诨睦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