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南端的文物保护单位 唐宋甘泉岛遗址
2014-12-07 11:39:09   来源:本站   评论:0 点击:

1996年,考古人员特地树立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石碑,这是中国在南中国海树立的第一块文物保护碑。 一份简报,揭开尘封35年的考古调查 1974年西沙考古大发

 

1974年西沙考古大发现 唐宋甘泉岛遗址

    简报记载,广东省博物馆和海南行政区文化局,于1974年春进行了第一次西沙文物调查,翌年春,又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发掘。考古队乘坐琼海县潭门公社0147号渔船,在驻岛官兵、西南中沙群岛革命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协助下,考古队员几乎踏遍了西沙群岛的绝大部分岛礁沙滩,足迹所至几乎都能发现我国古代的历史遗迹和遗物。

    可以想见,那时的西沙群岛人迹罕至,受限于交通条件和当时严格的管辖,仅有零星的渔民登岛,原始的文物遗存未遭人为破坏,基本得以完整保存。

    1974西沙考古,具有特殊政治意义的考古调查

    郝思德介绍,两次调查中,考古队员对西沙群岛所属永乐群岛的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晋卿岛、琛航岛、广金岛、全富岛,宣德群岛的永兴岛、赵述岛、北岛、东岛进行了广泛的考古调查。根据采集的文物标本,可以证明西沙群岛是我国人民最早发现的。唐宋以来中国渔民对南海诸岛的开发经营,一直持续不断。

    “当年的西沙调查,甚至连考古学界也不知情,人们更多是从1974年第10期《文物》杂志中获悉,中越海战后政治局势趋紧,调查一直在悄无声息中进行,未被声张。”

    1950年代后期,南越当局先后侵占了永乐群岛的珊瑚岛、甘泉岛、琛航岛和金银岛,公然向中国提出领土请求,之后,围绕中国南海诸岛的纷争一直不断。

    1974年1月,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与陆军分队、民兵协同,对入侵西沙永乐群岛海域的南越军队进行自卫反击作战。这是一场维护中国领土和领海主权的正义斗争,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海军舰艇第一次同异国海军作战。这场海战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战略态势却影响深远。

    基于这样的国际政治背景,广东省博物馆和海南行政区文化局的文物考古队员肩负了重大的政治使命,远赴西沙开展考古调查,试图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证明中国对西沙行使主权的无可争议性。

    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中的一大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的海域中,由相距42海里的宣德、永乐两个岛群组成,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宣德群岛的永兴岛面积最大,为西沙的主岛。

相关热词搜索:甘泉 文物保护 遗址

下一篇:陕西宝鸡发现"中"字形秦公大墓鈭的... 上一篇:福建南平发现明代珍贵文物“泗洲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