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下西洋第一人杨良瑶比郑和早620年 出使中东地区的黑衣大食
2016-03-09 18:55:21 来源:本站 评论:0 点击:
六百多年前,郑和作为明朝外交使节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而郑和也一直被认为是下西洋的第一人。近日,陕西省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地方志工作人员在对泾阳县的一座神道碑研究时发现,早在唐代就有外交使节杨良瑶通过航海下西洋,这比郑和下西洋整整早了620年。
唐朝下西洋第一人杨良瑶比郑和早620年 曾出使黑衣大食
1982年,当地文物部门在陕西泾阳县云阳镇罗家村发掘的唐代航海家杨良瑶墓前的神道碑
这座唐杨良瑶神道碑,80年代出土于泾阳县云阳镇的小户杨村。一千多字的碑文主要记载了杨氏家族的起源,侍奉皇帝、内平祸乱、外抚异邦等史实。最重要的是记载了杨良瑶作为唐中晚期唐德宗的外交使节,航海下西洋,抵达远在中东地区的黑衣大食,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等国家和地区。
杨良瑶,字良瑶,原籍弘农郡人,后落籍唐京兆府云阳县龙云乡,即今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
据碑文记载,其先祖为周宣王之子尚父,因受封诸阳,寔称杨侯。杨良瑶“少以节义为志行,长以忠勇为己任”,是个很有抱负、作为的人。唐肃宗至德年中(756年至758年),杨良瑶21岁至23岁时,入为内养,也就是成为服侍皇帝的近身宦官。
在泾阳县云阳镇罗家村发掘的龟形神道碑基座
杨良瑶多次受命出使各地,久历疆场,功劳突出。他一生多次南北跋涉,东西奉使,但最为重要的一次重大出使活动,还是他作为唐王朝的外交使节航海下西洋,抵达远在中东地区的黑衣大食。碑文中记载:
贞元初,既清寇难,天下乂安,四海无波,九译入觐。昔使绝域,西汉难其选;今通区外,皇上思其人。比才类能,非公莫可。以贞元元年(785年)四月,赐绯鱼袋,充聘国使于黑衣大食,备判官、内傔,受国信、诏书。奉命遂行,不畏于远。届乎南海,舍陆登舟。邈尔无惮险之容,凛然有必济之色。义激左右,忠感鬼神。公于是剪发祭波(至今广东沿海一带渔民出洋捕鱼时,仍有剪下头发,祭奠海神的习俗。宋代以后,逐步演变为妈祖朝拜),指日誓众,遂得阳侯敛浪,屏翳调风,挂帆凌汗漫之空,举棹乘颢淼之气,黑夜则神灯表路(可能指阿拉伯人在印度洋海岸上所建的航海灯塔),白昼乃仙兽前駈(当指海豚之类海洋生物,常在船前飞泳跳跃)。星霜再周,经过万国,播皇风于异俗,被声教于无垠。往返如期,成命不坠,斯又我公扙忠信之明效也。